• 新《民事诉讼法》下的证据鉴定规定与司法鉴定意见的证明能力和证据力

    司法鉴定的证明能力与证据力司法鉴定制度是司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帮助法官认定事实、查明真相,从而正确适用法律方面发挥着不可轻视的作用。可以说,“司法鉴定的产生是社会知识发展的无限性与个体知识积累和认知能力有限性,社会分工的专业化与社会分工的协作化矛盾运动的结果”。历史的经验表明,完善的司法鉴定制度可以有效的促进司法公正,反之,混乱的司法鉴定制度也会带来司法程序中的混乱与不公严重者更可能引起缠

    2024-11-11 dzq 2

  • 解读人民法院司法技术工作若干基础性问题(全力搭建司法技术保障体系)

    解决法庭科学问题审查法庭科学争议——解读人民法院司法技术工作若干基础性问题前言 应当说,2001年最高法院法发(2001)8号文关于“2002年底前建立审判与审判辅助工作相分离的新机制”的要求和《人民法院司法鉴定工作暂行规定》中有关“技术性证据的文证审查”和“统一委托鉴定”的规定,成为人民法院司法技术部门调整职能或职能转型的发端。十年间,全国各级法院司法技术部门顺应司法改革和审判工作需要,不断探索

    2024-11-08 dzq 3

  • 鉴定机构接受未经质证的鉴定材料导致鉴定意见不能采信,法院裁定鉴定费及鉴定人出庭费用全部退回

    “现责令你公司在收到本函后五个工作日内退回本案鉴定费及鉴定人出庭费用。”近日,相山区法院向杭州某保险公估有限公司发函,责令其退还原告张某与被告某保险公司合肥中心支公司财产保险合同纠纷一案的全部鉴定费及鉴定人出庭费用。基本案情012019年2月28日,相山区法院受理原告张某与被告某保险公司合肥中心支公司财产保险合同纠纷一案,原被告双方分别向法院提交了庭前各自单方委托鉴定机构作出的案涉交通事故造成的车

    2024-11-08 dzq 2

  • 人民法院案例库:执行案件中未组织当事人对评估材料进行质证,评估程序是否违法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组织对鉴定材料进行质证。但该规定并不当然适用于评估机构的评估程序。评估程序中并无组织当事人进行质证等强制性规定。当事人以此为由主张评估程序违法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基本案情某银行与某管理公司等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两案,山东高院于2021年3月4日立案执行。在两案执行过程中,山东高院于2021年8月24日作出议价通知书,并向双方当

    2024-11-07 dzq 2

  • 法答网精选答问(第七批)减肥产品中含有禁止添加的西药成分,案件如何定性?

    问题2:减肥产品中含有禁止添加的西药成分,案件如何定性?如何把握情节轻微和情节显著轻微?答疑意见:关于减肥产品中检出禁止添加的西药成分的案件定性,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区分销售的产品是食品还是药品。减肥产品既包括减肥类保健食品,又包括减肥药品。如果涉案产品是食品(保健食品),则可以按照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的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定性;如果涉案产品是药品,则可以按照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的生产、销

    2024-11-07 dzq 2

  • 《证据规定》之人民法院具有实质意义上的鉴定启动审查权

    鉴定的启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30条,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认为待证事实需要通过鉴定意见证明的,应当向当事人释明,并指定提出鉴定申请的期间。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情形的,人民法院应当依职权委托鉴定。PART01鉴定意见与专家证据的理解证据制度的价值在于保证当事人及法官可以通过既定的诉讼手段高效、准确地复现或者认识

    2024-11-06 dzq 2

  • 当事人申请鉴定的期限及逾期后果

    当事人申请鉴定的期限及逾期后果《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31条,当事人申请鉴定,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期间内提出,并预交鉴定费用。逾期不提出申请或者不预交鉴定费用的,视为放弃申请。对需要鉴定的待证事实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在人民法院指定期间内无正当理由不提出鉴定申请或者不预交鉴定费用,或者拒不提供相关材料,致使待证事实无法查明的,应当承担 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条文共有两款,第一款规定

    2024-11-06 dzq 6

  • 《证据规定》之鉴定人的选任和人民法院委托鉴定

    鉴定人的选任和人民法院委托鉴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32条,人民法院准许鉴定申请的,应当组织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具备相应资格的鉴定人。当事人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人民法院依职权委托鉴定的,可以在询问当事人的意见后,指定具备相应资格的鉴定人。人民法院在确定鉴定人后应当出具委托书,委托书中应当载明鉴定事项、鉴定范围、鉴定目的和鉴定期限。本条共有三款:其中第一款、第二款是关于鉴

    2024-11-05 dzq 1

首页
质量鉴定
司法鉴定
联系